2023年12月2日上午九点,首都师范大学李永斌教授在外国语学院报告厅进行了以“跨越古典学与考古学的大鸿沟,兼论古风时代早期希腊与东方的文明交流图景”为题的历史学术性讲座。人文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曹金祥、学校科研处副处长邵瑞等众多学者参与,2021级、2022级、2023级全体历史学生参加讲座学习,此次讲座由曹瑞臣教授主持。
上午九点整,讲座正式开始。首先李永斌教授为我们介绍了施里曼、潘德尔伯里、布列根等人对于古希腊早期文明的贡献,诸如克里特迈锡尼等文明遗址的发掘和线性文字B的成功释读等。之后李教授以庞贝古城为重点对古希腊历史遗迹进行了介绍,庞贝古城(Pompeii)是亚平宁半岛西南角坎帕尼亚地区一座古城,庞贝始建于公元前6世纪,79年毁于维苏威火山大爆发。但由于被火山灰掩埋,街道房屋保存比较完整,从1748年起考古发掘持续至2022年,为了解古罗马社会生活和文化艺术提供了重要资料。李永斌教授从庞贝古城对考古活动的直接刺激来向我们重点介绍了庞贝古城对如今考古学发展的现实意义,从一个新奇的角度使我们在对于一手史料对考古的重大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紧接着李教授从古典考古学的历史学转向、特殊的古典考古学与古典考古学与近代西方社会思潮这两方面对于古典考古学的作用进行了辩证性的讲解,一方面李教授提及古典考古学对于古希腊文明的探索具有重要意义,但也认为有其局限性,如都是在既定的希腊主义框架下进行的,很难突破这一框架,以及早期古典考古学家向大众宣言只有希腊(罗马)的才是最好的,具有很强的崇拜性与狭义性。在讲解了早期古典学的利弊后又从古典考古学的历史学转向为着重点,对比新考古学与古典学的着重方向,同时指出如今古典考古学与现代考古学联系越来越紧密,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李教授在古希腊与东方的文明交流图景中以腓尼基人的殖民活动为切入点,从其殖民活动的影响认为腓尼基人与希腊城邦存在和平商贸与文明交往,且二者的殖民活动基本位于同一时期,这为证明上述观点提供了有力证明。随后通过展示线性文字B和希腊字母并对二者在外形、音型等方面进行对比,二者在这方面十分相似,并结合历史上文字传播的史实和希考证腊字母起源的其他记载做出结论:希腊字母来源于腓尼基字母。李教授采取多重论证的方法论证之严密、逻辑之融洽使学生受益良多。
随后李教授列举了众多文字起源的时间以及假说,诸如将希腊文字的起源提前到公元前14世纪,以及古风时代的文字真伪性不同学者的观点等说法。同时李教授也提出了其个人的观点:古风时代或古典时代的人们将当时传入和发展起来的字母文字刻写到了古代流传下来的文物上。
接下来,李教授向与会人员展示了两幅图片,并让学生们找不同,大多数学生们积极观察发言,并发现了不同—AI mina的位置不同。这一小游戏对提高学生们对于讲座的兴趣和增强讨论氛围发挥了重要意义。同时通过展示阿尔米纳出土的众多瓷片以及瓷片上的文字图案得出阿尔米纳是东西交流的重要地方之一,对于研究东西方特别是希腊与东方的交流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李教授在指出牛津大学古典学家约翰·博德曼的“希腊人向东方和南方学习,向西方和北方传播”并不是准确的同时认为古风时代的希腊人在努力学习和吸收东方先进文明。希腊文明,尤其是以陶器为代表的物质文明也伴随着希腊人的脚步走出希腊半岛。
上午十一点,学术讲座圆满结束。此次学术讲座对同学们对于了解希腊与东方文明的交流有重要作用,李永斌教授对于世界史特别是希腊文明历史的研究态度对于历史学子今后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