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专业始建于1958年,2002年开始本科招生,是我校最早招生的两个本科专业之一。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30人,其中具有博硕士学位的教师28人,双师型教师13人,教授、副教授17人,高级职称教师占比居全校首位。本专业现有一个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水浒文化研究基地”,一个省级平台-“山东省语言文字推广基地”,一个省级文科实验室-“鲁西南区域文化传承与创新文科实验室”,一个校级优秀教学团队-“中国文学”,一个校级科研创新团队-“中国文学与鲁西南文化科研创新团队”,四个校级研究所。本专业为学校首批“特色专业”、
校级一流专业,秉承 “中流砥柱、文心雕龙”的中文系系训,遵循“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风与学风,为学校专业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本专业特色鲜明,以
“新六艺”培养学生专业素质、牡丹文化与水浒文化濡润学生人文素养、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提升学生语言能力。本专业注重语文教学技能综合训练,参加省教育厅主办的历届师范生从业技能比赛成绩突出,2022年获得一等奖3人,二等奖1人。
本专业毕业要求为:经过专业学习与综合训练,本专业毕业生应该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品质与人文素养,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团队协作精神与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具有坚实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与基本研究技能,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感悟与表达能力;夯实教师职业基本功,能够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中学语文课程教学,具备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与创新精神;具有组织中学综合实践教学的能力与班级管理能力;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本内容,具有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觉意识与基本能力。具体要求如下:
1.[师德规范]:学习、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理解并自觉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具有社会责任感与依法执教意识,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恪守教师职业道德,立志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2.[教育情怀]:热爱中学教育事业,自觉内化教育理念,涵养厚植教育情怀,能够积极认识和评价教师职业的价值与意义,愿意耐心细致地投入到教学与班级管理工作中去;富有责任心,关爱学生,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立志做好学生“专业成才,精神成人”的引路人。
3.[学科素养]:具有较厚实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一定的自然科学素养与综合性的知识结构,具备一定的文化学、史学、舆论学及新媒体素养;较熟练地掌握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知识、职业技能,理解各类课程与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体系之间的关系,了解汉语言文学学科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基础性地位和独特作用,领会语文学科的思想与方法;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文学鉴赏批评能力、跨学科综合分析能力与学术交流能力,能够通过文学创作、国学传承、教育教学等活动形成语文学科的专业思维和基本经验,领会语文学科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联系。
4.[教学能力]:具有扎实的“三字一话”等教师基本功、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掌握语文学科教学基本技能,能够解读并践行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合理设计中学语文课程教学方案并有效实施,能够综合运用多种教学评价手段开展教学评价;初步掌握查阅、检索教育文献的方法,具有主动了解国内外中学语文教育教学研究成果的意识,初步具备针对语文学科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的研究能力。
5.[班级指导]:树立德育为先理念,掌握班级组织与建设工作的基本规律和方法并具有一定的班级组织与建设能力,能够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组织和指导班会活动、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活动。
6.[综合育人]:以育人为本,掌握一定的心理学与教育学理论知识,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特点,初步掌握中学生思想品德培养、行为习惯养成的过程与方法,能够综合运用爱心育人、知识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等方式,创建富有成效的学生发展指导机制;能够通过课程学习、见习、实习等活动,理解中国文学和文化经典的民族精神、审美价值与相关历史发展规律,初步掌握借助文艺作品与其他文章进行情感育人的方法;熟悉区域文化精神,了解有关区域文化政策,具有正确引导学生理解、传承、发展区域优秀文化、中华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意识与能力;通过校园文化、社会实践活动,结合教师教育类课程、相关特色课程的学习,了解以德育人的原则与策略,积累综合育人的经验。
7.[学会反思]:具有专业发展意识与终身学习意识,了解中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能够根据新时代教育发展需求、专业特点与个人实际制定适合自己的专业发展规划;具有反思意识,通过各门课程的学习与教育实习经历养成自我诊断、反思、提高的习惯;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方法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科研水平与持续发展潜力。
8.[沟通合作]:通过课程协作学习与社团实践活动养成团队协作精神,初步掌握在课堂教学、第二课堂辅导活动中的沟通合作技能,具有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家校关系、同事关系的意识和能力。